教材-教科书-电子课本-学生用书下载网

导航

从杂货店走出来的数学家

上一篇:科学家阿基米德
下一篇:假如我是科学家

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《从杂货店走出来的数学家》电子课本

快乐读书屋二
华罗庚没有读过大学,却登上了大学的讲台,而且成为闻名中外的数学家。他是怎么从杂货店走出来的呢?

 从杂货店走出来的数学家

华罗庚(gēng)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。他是从杂货店里走出来的自学成才的数学家。
1910年的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,在金坛县城一间名为“乾生泰”的小杂货店里,一个男婴降生了。开杂货店的父亲为他取名叫“华罗庚”。
华罗庚从小好动,头脑灵活,特别喜好算术。进了金坛中学不久,从学校传出一件奇闻:有一天,教数学的王维克老师讲完课之后给学生出了《孙子算经》中的一道题:“今有物不知其数,三三数之剩二,五五数之剩三,七七数之剩二,问物几何?”老师说完之后,扫视了一遍学生紧张又疑惑的面孔。这是一道历史名题,传说韩信运用这个方法打了不少胜仗。后来传到西方,称为“孙子定理”。这道费解之题,不知难为了多少古人,也不知道锻炼了多少数学家的头脑。正当大家沉思默想时,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:“23。”大家一看,答者是华罗庚。
“怎么,你看过《孙子算经》?”王老师诧异地问道。
“没有。”华罗庚回答说。在这以前他既没有听说过也没看过这本书。
“那么,你的答案是从哪里来的呢?”
“老师!我是这样想的:三三数之余二,七七数之余二,余数都是二。我想公式可能是:三乘七加二等于二十三,用五除之恰余三,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之数了。”
王老师不禁为14岁的华罗庚的聪明感到高兴。华罗庚在老师的鼓励下,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了。
1925年夏季,华罗庚从金坛中学毕业,他知道父亲已经无力供他去念高中和大学了。为了以后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,他考取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。在这里华罗庚遇到了一件让他终生难忘的事。
有一天,老师发改完的考试卷子,他先发最好的,然后发中等的,最后才发他认为成绩最差的学生。发到最后,老师把脸一沉,声色俱厉地喊道:
“华罗庚!你为什么把题解错了?”
“老师,我没解错。我这样解题是有理由的。”华罗庚不服气地说。
“什么,你还有理由?你上来讲。”
华罗庚理直气壮地走上讲台,一面写,一面讲自己独到的解题方法。同学们都认为华罗庚解得对,可老师为了顾全面子,硬是不承认,反而把华罗庚狠狠训了一顿。华罗庚没说什么,心中却暗暗发誓:我一定要证明自己!
一年后,家里连一学期50元的费用也拿不出了。华罗庚只好失学回家。但是他对数学的兴趣丝毫未减。在父亲那只有一间门面的杂货店里,华罗庚一面干活儿、记账,一面顽强地自学。白天,没有顾客的时候,华罗庚就站在柜台边埋头看书、演算;晚上,小店关了门,华罗庚就在微弱的油灯下,一直学习到深夜。有时半夜醒来,脑子里突然出现一道难题的解法,就一骨碌爬起来,披衣点灯,直写到东方泛白。
小店门前偶尔有华罗庚初中时代的同学经过,他们有的上了大学,有的谋到了好差事,都趾高气扬,不屑(xiè)看店铺里的“小掌柜”一眼。对此,华罗庚只是默默地咬紧牙关。
1930年,年仅20岁的华罗庚在上海《科学》杂志上发表了质疑一位著名教授的理论的文章。由此,华罗庚被请进了清华园,不久,又破天荒地成为清华大学讲台上唯一一位没有大学文凭的大学教师。
1941年,他完成了一部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数学论著。此后,他的学术研究扩大到数学领域的许多方面,得到了国内外数学界权威的认可,确立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。华罗庚这个早年杂货店里的“小掌柜”,终于成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。
 
认屑